经过一番慎重比较,乔安对自己的定位渐变明朗。
以他当前的水平,勉强够得着《奥法评论》的门槛,档次更高的核心期刊就别想了。
乔安比照期刊上公开登出的投稿地址,仔仔细细抄在信封上,贴好邮票,当天下午就将论文投进邮筒。
乔安购买的是最贵的航空邮票,信件由魔导飞艇专门投递。
奥法学会在新大陆设有一个分部,据说位于斐真属约顿海姆殖民地的首府“新阿瓦隆”,也就是莫里亚蒂教授这次出席学术会议的所在地。
乔安打听了一下,魔导飞艇由米德嘉德城往返新阿瓦隆,只需要一到两天时间。
编辑部审稿,通常需要三到四个工作日。
这样计算下来,大概等待一周左右,他就能收到《奥法评论》编辑部的回信了。
正常情况下,这封信只是通知他已经收到稿件,进入审稿流程,请作者耐心等候审稿意见云云。
编辑们通常不会深入审稿,而是将论文稿件转交至少三位相关领域的学者,请对方担任特邀审稿人。
审稿人出示的意见,将直接决定这篇论文是否够格公开刊载。
事实上,大多数投往核心期刊的稿件,最终命运是被审稿人直接毙掉,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
乔安对这些内情,只是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其实还不如完全不了解。
不了解,最起码心态坦然,投出去就算了,没有什么患得患失的想法。
自从投出稿件,乔安就不由自主陷入焦虑的深渊。
每天早上一睁眼,首先闯入脑海的念头就是,“今天会不会收到期刊编辑部的回信”?
每天都在牵肠挂肚的盼着回信,做什么事都静不下心来,情绪也变得愈发焦躁。
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五天,乔安终于收到那封朝思夜盼的回信。
然而当他真的拿到回信,情绪却又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发自内心抗拒拆开信封。
没有消息的时候,他天天盼望回信。
现在真的收到回信了,他反而害怕起来,隐隐觉得信封里装着一个坏消息。
倘若预感成真,那还不如当初没有投稿,最起码不用遭受打击。
乔安不敢当着别人的面拆这封信,就把回信藏在怀里,匆匆离开校园。
回到出租公寓,他把自己关在卧室,锁上房门。
当他把回信从怀里取出来,才发现,信封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浸透了。
乔安坐在书桌前,屏住呼吸,鼓足全部勇气,拆开信封。
厚厚一叠纸滑落出来,正是他投递出去的手稿。
乔安见此情景,顿觉眼前发黑,隐隐预感到大事不妙。
定了定神,他发现信封里还有一张纸,连忙取出来展开。
这是《奥法评论》编辑部,给他的回信。
匆匆看完这封回信,乔安如坠冰窟,浑身控制不住的颤栗起来。
仿佛噩梦成真,所有他最担心害怕的事情,现在全都成了现实。
甚至比他事先所做的最坏的预想,还要糟糕十倍!
没错,这是一封退稿信。
而且是一封饱含怒火、疾言厉色的退稿信。
透过字里行间,乔安不难想象出执笔人在竭力控制情绪,然而满腔不悦,依旧按捺不住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信中的文字,如同无数锋利的投枪,掷向乔安心脏,使他几乎停止心跳。
这位主编先生的回信,在礼节性的问候过后,就开门见山表明态度。
“我们的期刊,只关注论文质量,不会过多考虑作者的年龄、背景和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