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隐约记得,上次他去京城时候和大佬们聊天的时候,大佬们对他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大佬们说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完成或超额完成八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
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下个世纪初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五计划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五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是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波动最小的五年。
在八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基本框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推进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在价格形成机制、税收制度、汇率并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国有企业、农村、科技、教育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也取得新的进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开始形成,经济政策、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等手段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利用外资大幅度增加。“八五”期间,对外开放由沿海扩展到沿边、沿江、沿主要铁路线和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浦东开放开发取得很大进展;对外开放的领域由一般加工业扩展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外商直接投资由中小企业扩展到大企业,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李忠信心中清楚,国家在这个时候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是快了很多,主要得益于经济特区方面,无论是浦东还是深圳,在这个时候都已经是显露出来了峥嵘。
深圳那边,忠信公司参与进去的不多,基本上就是忠信综合商场和忠信连锁超市以及忠信连锁快餐,其他的都没有什么介入的地方。
李忠信认为,起初选择的经济特区都是在沿海地区,深圳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因为深圳就在香港的北边,可以快速地承接香港八九十年代的制作行业。
当时中国内地基础建设水平相对落后,而香港那边非常强,那时候有很多香港的老板想要在大陆投资建厂,但是考虑到内地当时的发展情况,意愿并不是太高。
想要借力于香港、澳门、湾湾,从地理位置上而言,深圳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最佳选项。
只不过忠信公司在好起来的时候,李忠信并没有什么太多参与到深圳那边的想法。
香港回归以后,深圳那边是会赢来快速的发展,但是,这个发展却是和忠信公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忠信公司硬插进深圳那边并没有什么意义,与其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在国家给忠信公司江城新区政策以后,把力度放到江城新区这边呢!
如果忠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比较多,如果忠信公司的人能够适应南方的生活,李忠信真不介意进入深圳那边,但是,要人没人,要什么没什么,到那边的竞争力度还大,所以,李忠信并不考虑这样的一种事情。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忠信公司在浦东那边的参与量还是相当大的,毕竟忠信公司属于北方的公司,离南方太远,沪市来讲,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而且,在浦东地区拿到的地,拿到政策以及等等相关的东西,要比在深圳那边好上很多。
浦东开发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由南向北的大转移。
从国内方面来看,浦东开发开放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