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增点了点头,忽然想到日后的洛阳大乱,于是提点道:“虽说如今洛阳还算安稳,但日后可就未必。所以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可以将生意的重点转移到长安去。”
    “长安?”段坤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好了,小弟也就是这么一说而已,咱们还是快进去吧。”
    “对对对,咱们快进去坐下说话。”段坤反应过来,连忙答道,接着又对典韦点头示意。
    当下一行人进了后院,先见了二嫂张氏,与她问了好。
    等重新坐下来后,段坤笑道:“说起来,前些日子我还在对王楼见过蔡家的人,如今父亲的孝期也过了,你与伯喈先生女儿的婚事可有打算?”
    段增闻言脸色一红,蔡琰妹子如今算算年龄的话才十一岁,就算这个时代的人习惯早婚,也没有这么早的道理,段坤这么说,显然是在调侃他。
    “急什么,还早呢。对了,二哥说见过蔡家的人,不知是蔡家哪位先生?”
    “是蔡家的季寅先生,如今在少府任职。”
    “原来是他。”季寅先生便是蔡邕的堂弟蔡谷,在他那一辈中排行末尾,所以取字季寅,当初段增在蔡家时也经常见到他。
    “可有我老师伯喈先生的消息?”
    “伯喈先生吗,前些年他被流放至边塞,后来得吕常侍等人为他求情,得到天子的赦免;不过之后他担心仇家迫害,所以这些年一直逃难在吴地,往来依靠泰山羊氏。”
    “对了,听说去年桥太尉过世时,他回了陈留老家一趟,为桥太尉写墓志铭。此外,还听说伯喈先生在吴地又收了个弟子,名为顾雍,出身吴郡大族顾家。”
    “顾雍?”段增心中一动,这可是孙吴政权的宰相啊,可惜隔得太远,而且是吴郡士族出身,不可能为自己所用。
    心中感叹一句,段增接着询问起其他一些事情,段坤靠着对王楼的便利,在打探消息方面倒是很便利,各种消息来源很广,对段增的问题基本都能作答。
    兄弟二人一问一答,很快就过去很久。
    中午在家里一起吃了顿丰盛午餐后,下午段增便带着典韦去了大将军府。
    到了后,段增走上台阶,对门房道:“某从临泾而来,有要事求见大将军,还请麻烦帮我通报一声。”
    门房抬眼看了段增一眼,见他一身常服,便没精打采的道:“大将军还没下朝,你晚点再来吧!”
    段增闻言皱眉:“不知大将军什么时候能下朝?”
    “我怎么知道?大将军事务繁忙,你先等着吧。”
    段增无奈,早知道自己就该换一身官服出来的,也省的在此被门房轻视,就在他准备表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