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这句话之后,谢江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别说,你这么一提醒,结合审讯室时的种种,倒真有这种可能,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
白中元没有回答。
“是贾林吗?”谢江忍不住问道。
“如果他有这个能耐,那么刚才就会承认杀害胡成了,而不是咬死否认。”这点,白中元绝对不会判断错误。
“这样的话,那就只能是梁媛了,难道……难道她之前是在骗我们?”谢江的脸色愈发难看了。
“不,她说的都是真话。”白中元反驳,“这起案子中,只有梁媛不会撒谎,因为撒谎对她而言没有任何好处。”
“不是贾林,也不是梁媛,那是谁?”话出口之后,谢江猛然一惊,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该不会,该不会是宋前吧?”
“目前来看,也只有他了。”
“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宋前是聋哑人啊?”
“老谢,你的屁股有点儿歪啊,谁告诉你聋哑人就不会犯罪了?”
“我……”
谢江语塞,吞咽两口焦急的追问着“中元,我收回刚才那句话,但你也得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我没有解释,一切都是根据案情细节的判断。”白中元知道,这事儿必须得说清楚,否则谢江会一直纠缠下去。
(1)心态
与命案紧密相关的养殖场中一共就四个人,而且文化水平都不高,那么谁最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呢?
首先排除掉的是死者胡成,他这些年遭受了那么多磨难,能坚持着活下来已属不易,绝不会再有其他的心思。
其次要排除的便是梁媛,这个人对爱情是忠贞的,却并不是一个好的贤内助,至少她不会亲力亲为的去做那些脏活累活,从她的保养中便能窥见一斑。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将时间放到学习上去的。
最后要排除的是贾林,此人前往养殖场工作的动机不纯,时刻裹挟在胡成和梁媛中间,心思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2)时间
与第一点相同,无论是胡成也好,还是梁媛和贾林也罢,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苦读有关法律条文的书籍。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还关乎着他们要做的工作,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群体特征
人类是群居动物,最受不得孤独。
胡成、梁媛和贾林,不管这三人的关系如何,他们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都能维系好日常的关系。
他们的关系或许是尴尬且不纯粹的,但无法否认能够通过交谈或者共事排解寂寞和孤独的事实。
综上所述,胡成、梁媛和贾林不具备学习抑或是研习与法律相关书籍的条件,反倒是聋哑人宋前最适合。
一来,他与别人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二来,这样的人通常性格都有些孤僻,心里有些自卑,更愿意独处。
换言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甚至是筹划一起天衣无缝的阴谋。
“阴谋,什么阴谋?”谢江任何白中元的分析,但这阴谋两字还是让他一头雾水。
“你说呢?”白中元翻个白眼,“换做你是宋前,胡成死了,贾林判处死刑了,而你又知道梁媛隐藏最深的秘密,你会怎么做?”
“我……”
稍作犹豫,谢江压了咬牙,“当然是用手里的把柄来要挟梁媛,这样就能讹诈出一大笔钱财。”
“老谢,有没有人说你心太善?”
“你什么意思?”
“那么重要的把柄抓在手里,你就只讹一笔钱?”白中元冷笑。
“那换做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