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了。”孟子健苦笑,“可能是那晚受到了惊吓,他生了一场重病,没几天就撒手人寰了,可悲的是至死儿女们都没一个回来,还是乡亲们一起给他下的葬。生前孤苦,死后凄凉,生儿育女有何用?”
“唉……”叹口气,白中元又问,“那事儿大概发生在什么时候?”
“年前吧,也可能是十年前,准确时间记不太清楚,反正挺久远的了。”
“镇里的人又是怎么把老鬼头跟那起诡异事件联系起来的呢?”
“也是那老人说的。”孟子健言语笃定,“他生病时高烧呓语,有人听到他说过一字眉的话,总是念叨什么一字眉煞气重。这种人生前鬼神不近,死后阴气润养可破土还阳,反正说的挺邪乎的。”
对于这种迷信的说法,白中元向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因此毫无关心之意“村子里面都有谁见过老鬼头?”
“说起来见过的很多,但其实寥寥无几,我父亲算一个。”
“方便去见下你父亲吗?”
“他前年就过世了。”孟子健的脸色黯淡了几分。
“对不起。”致歉后,白中元挖掘着更多的隐情,“镇子里的人们对拾荒老人讲述的事情都是如何看的?”
“还能如何,敬而远之。”孟子健脸上浮现出几分惭愧之色,“老人们常说,可以不相信鬼神,但一定要心存敬畏。再说那拾荒老人原本身康体健的,突然就离世了,这足以让很多人相信那传闻了。”
“也是……”
白中元发出了无力的叹息,有些东西流传了太多年,几乎已经刻进了人的骨子里,想要彻底消除是很难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势必不会再有人去触霉头,如此一来就导致了人们对老鬼头情况知之甚少的局面,怕是很难走访出什么有价值信息和线索。眼下来看,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了。
“这个老鬼头就没有去过镇子里面吗?”白中元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住在这里,总是要吃喝的吧?”
“也许,也许不用吃喝吧?”孟子健失神的回应。
“不吃不喝,等死吗?”小王一脸的不屑,“还是说你相信老鬼头真是死人还阳,那么多年书算是白读了。”
“……”
这一次,孟子健没有反驳,顺势转移了话题“白队,你觉得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什么?”
“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三人行必有我师,白中元不得不承认又拓宽了思路,“往深处想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不管老鬼头出于什么目的,他弄出那诡异的场景都是煞费苦心的,这就说明他要做的事情很不一般。”
“是这个道理。”小王也认可这一点,“古往今来装神弄鬼的无外乎江湖骗子或者鸡鸣狗盗之辈,通常做的事情也都见不得光。为了保证斑斑劣迹不会败露,那就必须留下后手,多几个居所也是合理的。”
“你们觉得他会做什么?”白中元想听听不同的想法。
“盗墓。”小王跟孟子健几乎同时说道。
“盗墓?”
白中元一愣,怎么就想到那方面去了,回神细细琢磨,倒是又有一定逻辑的,只是现在还会有人埋贵重的陪葬品吗?
这般疑虑,很快便被小王的话解开了“白队,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老人去世后儿女发现微信运动中竟然有着步数,于是推测墓被盗了。果不其然,报警之后很快便把小偷抓住了,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也这么认为?”
“我觉得有可能。”孟子健说着自己的看法,“虽说现在都是火化,但依然会有人陪葬些贵重的物品,比如死者生前非常喜欢的东西。什么手表、项链、玉坠、手镯之类的,很多都是价值不菲的。”
“算了,还是换个思路吧,说来说去只是无凭无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