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了目视测距镜。
这东西说来也不难,激光测距仪后世是再普通不过的光学工业品,原理与激光指示器也几乎没有差别。
不同的只是将装在导弹上的激光接收机,也装了一付到指示器上面。
这样再加上一块恒温晶体振荡器,也就是能够精确标准时间的电路。
发射激光和接受激光这个时间除二,再乘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距离信息了。
不过当然,后世的激光测距仪小的一只手能够握住。
但如今胡文海造出来这个别说是一只手了,两只手一起上都会感觉颇为吃力,主要的重量就是为了供应计算电路而增加的电池上面。
如果使用世面上的干电池供电,足足需要八节2号电池!
换到二三十年以后,或许市面上都找不到2号电池这种规格。
但放到八十年代的现下,2号电池的电量还是颇有竞争力的。
前后对比一下,就应该知道锂电池这种高能量比的电池对电子产业是多么重要了。
林千军按照胡文海的说明,从架起来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后面的目镜里望过去,果然见到一束红色的细线投射在自己的视野正中,那就是指示器发射的经过偏光片染色的近红外线激光了。
除此之外,随着林千军移动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朝向,他发现自己视野的右侧竟然有一个个红色的小灯在不断的变换着亮起的数量。
“咦,胡总,这些小红点是什么意思?”
林千军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激光测距仪测出的你和指示目标之间的距离,一个红点亮起就代表一米,数数红点的数量就知道距离目标的米数了。”
“哦,这个好啊!”
林千军眼前一亮,兴奋的说道“有了这个,那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报出炮击坐标了?”
要不说林千军确实是肚子里有货呢,胡文海刚介绍了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测距功能,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巨大价值。
在安南自卫反击战争中,我军和安南军始终将山头的争夺作为战争的关键点,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炮兵观察点的需要。
站的高望的远,大家都不出动空军,自然只能凭借陆军自己来发现敌人的炮兵阵地或者有价值目标。
不过就算取得了山头阵地也不算完,我军战士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指挥炮兵发动打击的能力还胜任不了,于是只能是炮兵部队派出炮兵观察员――这是战场上比军官都更有价值的狙击目标!
不仅如此,因为测距使用的是三角测量法。
一个炮兵观察员不够,至少要有两个点协同才能算出距离,最后生成能够给炮兵部队的坐标数ju。
都说两伊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低技术战争,其实安南自卫反击战里中安两队更糟糕,进行的不过是一场世界50年代水平的地面战争。
而有了激光测距仪就不同了,我军不再需要强攻山头,不再需要派出危险的炮兵观察员,不再需要两点测量,能够米级精度的位置信息……这是能够改变整个战争形态的工具――世界50年代水平的战争形态,可那也很了不起了。
对当前解放军陆军的战斗力提升,这将会是本质性的。
即使最终激光制导武器的精度不行,起码这个激光目标指示器也绝对要列入装备采购行列才行。
“呵,谁知道这东西是不是他们事先测好的数ju,就好像演习的时候事先埋炸药似的。”
席亚洲撇撇嘴,有些不屑的反驳,显然带着怀疑的眼镜。
“这个好办,事先测好的数ju肯定不能用来给导弹制导,只要导弹击中标靶,自然说明激光测距也一样是好用的。”
“哼,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也一样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