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能够有效迟滞敌人的行动。
李福作乱后,由颍州攻入寿春府,首先打下的是霍丘县,随后便是六安县。
其人尽挑软骨头,就是特意避开了重兵驻守的下蔡和寿春两县。
但为了围堵肆掠寿、庐、滁等各州府的乱兵,李纲前些日子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不断从这两城中抽调兵马,先解决了眼前的难关再说。
结果,等到同军突然南下,下蔡守军仅仅坚持了半个时辰,城池便宣告陷落。
同军要打淮南,并不是临时才做的决定。
早在几个月前,大宋朝廷因李成不肯退兵,紧急调集大军对其围困,导致蕲、寿、颍、蔡等州府鸡飞狗跳,也间接影响到了大同治下淮州、宿州等地的民生。
彼时,大同朝廷便向欲要以租赋换回开封府的大宋发出威胁:
淮南路至今兵乱未止,严重影响大同临近州县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赵宋朝廷若是没能力保境安民就别浪费时间,大同可以替你们管。
大宋朝廷从同宋两国数年交往中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一定要正视大同的正面警告,不然的话,后果会极其严重。
赵桓自然不敢劳同军大驾为自己管好淮南,便只能接连下诏催促李纲稳定治下。
淮南的主要问题是李成居心叵测且不服调遣,其人卡住数路交界的要地黄州,一不小心就会祸乱半个天下,让朝廷极度不放心。
但这个贼子异常狡猾,拥兵自重却没有公开作乱,朝廷要想逼迫其部退回光州确实不大容易,但只是稳住其人却不是太乱。
而李纲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不在李成的真实想法,而是朝廷军队本身。
封锁李成的军队是来自各地的勤王兵马,成分庞杂不说,驻地还非常分散,难于集中号令,靠这些人很难有效压制人数虽少战力却不弱的李成部兵马。
而李成也因为同宋两国突然停战让朝廷腾出来手来,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李纲与李成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双方都担心引来就在不远处的大同军队干涉,都不敢真开打。
为了逼迫李成回师光州,李纲就只能反复调动周边军队威慑其人。
但大宋军队的军纪本就相当差,朝廷的钱粮赏赐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频繁调动军队,满肚子不爽的丘八们自然会将怨气撒在地方上,军地矛盾由此便不可避免。
李纲打了这么久的仗,自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其人被急于求成的皇帝一再下诏催促,又担心时间长了军队会失去控制,便只能杀人立威以图整肃军纪。
然后,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对守土有责的韩世忠来说,事情已经到了现在这一步,再想之前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如何阻止同军继续南下的步伐才是当务之急。
其人刚刚收编了两万乱军,能够掌控的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可战力却是直线下降。
实际上,得知同军攻陷下蔡后,寿春府安丰、霍丘等县守军皆望风而逃,就连预置在合寨镇的苏格部兵马也在当晚出现了数十人的逃兵。
韩世忠一心在战阵上博富贵,却不是只知道一味猛攻的无脑莽夫。
其人非常清楚在畏惧同军和怀疑会被朝廷清算的双重负面情绪共同作用下,才被朝廷招安的乱军兵卒士气极为低下,战斗意志相当薄弱。
硬要强逼着他们上阵,那就是给同军送人头,甚至一个操作不好就会引发兵变。
这也是韩世忠在庐州招安乱军后,就以“初降之兵不可用,仓促调动恐再生乱”为由,劝说宣抚使相公不要急于调其部回位于前线的寿春府。
李纲在临安保卫战中暴露了不通军略的短板,到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