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顺只能放开手脚进行战争准备。
其一,转运钱粮物资至战略要点,征召各部兵马,暂停边境农业生产。
打仗就是打钱粮,夏国之所以怕打仗就是因为缺乏钱粮。
但再缺钱粮,该打的仗还得打。
只有打赢了这一战,至少也要打痛了同军,夏国才有可能与大同帝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宗藩关系,而不是随时会被后者吞并的番邦。
其二,对内大力宣传夏国的谦卑恭敬与大同的贪婪无厌。
夏国已经立国百余年,也讲师出有名,以同夏两国态度的形成鲜明对比鼓动本国军民同仇敌忾,占领道义制高点,尽力统合内外力量。
其三,加强边境巡逻力量,关闭同夏贸易榷场,扣押与大同有关联的人员物资。
此举既然是迎战必备动作,也是为了进一步试探大同的反应。
其四,尝试联合新宋政权,夹击同军。
夏宋两国争战百年,仇恨已深,但再深的仇恨也抵不上亡国之恨。
新宋就算不出兵援助夏国,也应该不会放弃同夏大战的机会给大同制造麻烦。
其实,如果能请动金军出兵,效果肯定更好。
可惜金国势力退出燕西路后,就与夏国脱离了接触,联系不上了。
等这一切动作相继展开,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正乾七年的五月份。
在此期间,同军明显加大了同夏边境的巡逻力度,两军的斥候也爆发过多次小规模冲突。
但大同一直闷头整顿国内,并没有大举动员出兵攻伐夏国。
结果便是大同不动,预先备战的夏国却先撑不住了。
原因很简单:夏国实在是太穷困了。
其国的地理环境相当糟糕,境内高山和荒漠占去了大半国土,仅剩的有限土地只能进行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且出产相当有限。
全民皆兵的体制在应对外敌时很有效,可一旦全民动员,生产效率将会锐减,消耗却会急剧增加,两相叠加之下,维持战争长久进行下去的钱粮便无以为继。
夏国最初与赵宋的战争形态是主动出击,主力攻城拔寨并寻机歼灭宋军有生力量的同时,分出部分兵马进行刮地皮式的“打草谷”。
只要能打破宋人的村寨,粮食、牛羊、农具,甚至人口,不管抢到什么,对穷困的夏人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赵宋王朝不堪其扰,只能出动大军反击夏人。
而夏军则利用境内高山和荒漠等复杂地形,采取诱敌深入断其粮道的战术,屡屡挫败了宋军的进攻。
宋人被逼无奈之下,只能以授田免税为条件大力招募弓手自守村寨,并发展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让夏人啃不动、抢不着、崩掉牙,这才逐渐变守势为攻势。
夏国现在的困境是劳而无功消磨士气,可要是冒险进攻又会打自己的脸,破坏掉之前树立的“本分下国”的“受害者”形象。
当然,涉及国家生死存亡的大危险,脸面不值一提。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夏宋交战百余年,陕西六路中靠东的永兴、鄜延、环庆三路寨堡防御体系建成的时间最长,也最为完整,夏军基本啃不动。
夏国近三十年内主动出击赵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几乎都发生在西面的秦凤、泾原、熙河三路,而在东面则采取守势。
大同帝国若是先拿下了到处都是漏洞的秦凤三路,夏军还可以趁同军立足未稳时以攻为守死缠烂打。
偏偏同军几乎兵不血刃就接管了永兴三路,使得延边地区的寨堡保存完整,夏军就只能望“寨”兴叹了。
幸好李乾顺备战时就考虑过大同缓兵的可能性,并没有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总动员,由此造成的损失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