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有相同血脉而感到忌惮。
说白了就是,赵武不搞事,中行偃对赵武的警惕心依旧会是最强。
赵氏选择靠拢向范氏的做法太高明了!
如果赵武死死抱住阴氏,会导致阴氏也受到针对。阴氏跟赵氏是姻亲,关系摆在那里,关键的是吕武看上去很照顾赵武,赵武要是脑子没坏就不应该明显地将阴氏拖下水。
所以赵武需要的是尽力拉开与阴氏的关系,不至于真落了水,连个站在岸上拉一把的人都没有。
赵武靠拢向了范氏,士匄是中军佐,范氏是晋国个体最强的家族,致使中行偃不敢轻举妄动。
中行偃当然知道范氏的强大,他本来就必须忌惮范氏,再加上赵武靠拢向士匄,不产生更大的警惕心才是怪事。
至于士匄怎么会选择接纳赵武的投靠,肯定是有其目的的。
殿内安静的时间比较长,谁都在想事情,也就是除了开启话题的人,不会有人察觉到不对劲。
国君的内心是尴尬且恼火的,想道“寡人都不顾为君者的尊严,主动提起弑君的子驷想跟晋国结盟,为什么没人应答?”
“君上,若郑归于我,我是否势必与楚再战?”吕武打破了诡异的沉默。
士匄转头看向吕武,眼眸里有着探究。
国君脸上的笑容变得不是那么僵硬,心想“阴武态度固然难明,却从未刻意与寡人为难,只为国事态度鲜明啊。”
魏琦、程郑和赵武选择当个透明人。
他们之中,魏琦属于不想搞事,程郑和赵武没什么话语权。
另外,程郑和赵武需要思考一点,他们需要建立功业,真的再跟楚国争霸,爆发战事之后是能建功立业,还是暴露出能力不足,外加被打得满头包?
中行偃以有事说事的态度,说道“郑先君乃楚爪牙,盟楚之心坚定,有覆亦为权宜之计。”
这个对楚国很忠心的郑僖公姬恽没了,还是被子驷弑杀?他们不得不认真想想,子驷干掉了郑僖公姬恽还能得到楚国的接纳吗。
士匄说道“郑国盟我,必是不敌楚国,为求我出兵抵御楚国。”
这个道理谁不知道?他们需要权衡的是,郑国的事变能给晋国带来什么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包括国君和其余“卿”却是想道“范氏跌入伊洛之戎这个大坑,一时半会很难爬起来啊?”
范氏在伊洛之戎的用兵已经超过三个“师”,他们还必须顾上陆浑戎和蛮氏。
要知道周王室虽然变成跟招牌差不多的角色,一直在喊在叫还是有点作用的。
现在的情况是周王室遭到了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的袭扰,起因则是范氏和赵氏去攻打伊洛之戎,范氏和赵氏不帮周王室解脱困境,名声不知道能臭到什么程度。
已经在伊洛之戎动用了那么庞大的兵力?范氏不是无力再承担纳赋义务,能不再继续动用军队则是更好。
赵氏在伊洛之戎投入了一个“师”又三个“旅”,收获方面抵不上支出,再继续集结兵力不但耽误赵氏的内政发展,造成一种拖累会成为现实。
所以,站在范氏和赵氏的立场,他们肯定倾向于不搭理郑国的结盟,以至于避免再出兵南下。
一切只因为晋国真的插手郑国的事,势必会出兵南下!
之前的约定是,范氏、智氏、赵氏担负晋之南,阴氏、魏氏担负晋之西,中行氏&;荀氏、阴氏担负晋之北,中行氏&;荀氏、智氏、范氏担负晋之东。
现在的情况是智氏不再作为一个卿位家族,南边变成范氏和赵氏,东面则由范氏单独负责。
吕武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地想道“士匄之前有多贪心,现在就有多苦逼。”
他发现士匄正在看自己,用眼神发出询问咋地啦?
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