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倾巢而来(2 / 3)

现在重名的地方非常多,倒是没什么好值得奇怪的。

“匡”和“武父”是郑国和卫国存在领土主权争议的地盘,两国为了这两个地方没少流血。

在晋国攻占“祭”地之前,“匡”和“武父”属于郑国,后来卫国对郑国宣战给抢了回去。

事实上,数十年的时间中,“匡”和“武父”一会属于郑国,一会属于卫国,搞得两个地方的普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郑人还是卫人。

晋君姬周还是思考哪个地方是在哪里,沦陷意味着什么。

解朔无比讶异地说道“‘平阳’乃是大河门户,归国竟封于羸弱之家?”

孙林父苦笑说道“寡君出征,怎料郑不宣而战。”

这一下轮到晋君姬周诧异,问道“卫何时与郑息鼓?”

晋国自从跟楚国进行“邲之战”就不用每次要开打派遣使节前往宣战,他们一直都是处在战争状态,用不着再宣战,随时随地都能开打。

卫国几年前觉得晋国不行了,想要抢老大来当一当,一再伙同宋国对郑国开战。

众人没有记错的话,卫国从宋国那里获得城池当礼物之后,长久以来跟郑国一直是战争状态,用得着在派人宣战吗?

所以,郑国偷袭卫国是不成立的。

只是吧,看破不说破有时候是必要的,盟友之间怎么能当面打脸呢。

孙林父将晋君姬周的打脸视为觉得卫国吃相太难看,导致有了这一次灾祸。

讲道理,卫国这一次是吃相难看了一些,为了吃肉连边疆最基本的防御力量都抽调走,活该挨揍啊。

晋君姬周心情很不好,小小地刺了孙林父一句,又问道“执政五日可集结兵力多寡?”

孙林父说道“五日约三‘师’,半月可有一‘军’,再多无矣。”

在场的晋国君臣进行对视,不免觉得卫国真是好命。

他们认为并不是自己引来了郑楚联军,来到“朝歌”再碰上郑国和楚国入侵卫国只是适逢其会。

按照这个逻辑,晋国的下军和新军恰好来到“朝歌”就是救卫国于危难,不是卫国命太好又是什么?

孙林父说道“晋下军、新军之粮秣由我备之。事后,寡君必有重礼奉上。”

也就是说,包括孙林父在内的卫国贵族,他们也同样认为晋军的到来是碰巧。

现在是卫国需要晋国救命,装傻子是拿自己的国运开玩笑,应有的付出完全有必要。

晋君姬周矜持地点头表示知道了。

孙林父看向了中行吴,说道“荀氏相距我国不远……”

意思是,中行吴愿意的话,派人去封地征召大军来参战的时间是足够的。

中行吴给了孙林父一个自行体会的表情。

俺又不是你们卫国的爸爸,凭什么为了卫国的安危额外征召军队参战?

麻辣戈壁的!

俺的国君都没说什么,你谁啊,瞎特么叽叽歪歪。

孙林父品读出了多种意思。他以为中行吴的年纪那么小,会害怕这一次参战的凶险,才小小的忽悠了那么一句,没想到从中行吴眼里看到了凶光和恶意。

来自晋国“卿”的恶意让孙林父心脏跳动速度增快,找了个理由赶紧告辞。

后续,楚郑联军渡河的信息得到确认,能够侦查到的楚郑联军兵力不低于十万,“棘津”坚持了七天被攻克,卫国都城“朝歌”的大门已经向楚郑联军敞开。

如果是吕武在这边,绝对不会傻乎乎地等着郑楚联军渡河再攻占一个桥头堡,一定会第一时间选择挥师逼近,哪怕不玩半渡而击,也会抢占有利地形卡住郑楚联军。

即便是最次级的选项,将“棘津”和“雍棆”这两个“朝歌”的门户看紧,肯定也是不能不做的呀!

然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