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个好东西。”
“所以呢,这科考不应该是看才华的吗?”
“看什么才华啊。”刘大人笑了,“才华能当饭吃?银子才能啊。”
“所以他们都是高官厚禄,就我是地方小县令?”
“哎,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孝敬没有孝敬,爹也没个好爹。”刘大人一摊手,无奈地看着宋光景。“本官还是看在你救过公主的份上才给你了一个三甲的位置啊。你要知足啊。”
知足?知什么足!你贪污受贿还有理了!
“既然如此,可真是谢谢刘大人的关照了啊。”宋光景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了这句话。
纵使他再心有不甘,但是看当前形式,刘大人敢如此嚣张,就是认定了他不会被发现。所以宋光景现在再怎么反抗也是毫无用处,说不定连这仅有的官职都要被削去了。
……
就这样,宋光景背着自己的行李,心里忐忑地又回到了当初出发去参加科考的地方。
他上任第一天,就立马去找了那个老大爷。
“大爷!在吗?”
“谁啊?”等了好大一会儿,大爷才慢悠悠地开了门。
“谁啊,大中午的正吃着饭呢。”
“大爷,是我啊!宋光景。”
“宋……宋光景?”大爷想了好大一会儿,才在脑子里想出这个人。“是你啊,你不是去参加科考了吗?”
“是啊,我考中了。现在已经是这里的县令了。”
“考中了?考中了!”大爷听到这话,突然兴奋起来。“你考中了!”
“是啊,大爷,我考中了。”宋光景拍了拍大爷的肩膀。“我们进去说吧,在这门口多不像话。”
“对对对,你快进来。”大爷赶紧给宋光景让开了路,迎他进来,把门关上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老大爷拉着宋光景,一边走一边兴奋的手舞足蹈。
“大爷,我来做这里的县令,您的冤屈啊,我可以帮您了。”
“好,好,好啊……”大爷一边说着,一边擦眼泪。“几十年了,几十年了,我每次进祠堂斗不安生啊。终于要……要……”老大爷泣不成声,眼泪止不住的流。
“好了,大爷。”宋光景拿出来一个帕子,递给老大爷。“您擦擦泪,这是好事啊。”
“是,好事,好事。”老大爷擦干净了眼泪,拉着宋光景的手,激动的不行。“你就留在我这院子里住着,别去找府邸了。”
“好啊,我求之不得呢。”宋光景现在身上也没多少钱,正好也没地方住呢。
“我现在吩咐人给你添几个菜,我现在就去。”说着,老大爷就站了起来往外走。边走边喊:“小崔!快,让厨房多做几个菜,要肉的!”
“是。”一个穿着翠绿色衣服的姑娘走了出来,应了一声。
“对了!把我酒窖里那瓶酒给我拿出来,一并送过来!”
“是。”说完,那姑娘一路小跑赶紧去拿酒了。
“今日咱们吃好喝好啊!”老大爷激动地拍了拍宋光景的肩膀。
……
就这样,宋光景就在老大爷家住了下来。
他们天天去找当年那件事情的证据。还寻找同样遭受过那县令欺压的百姓一同状告他。
有些百姓早已忘了当年受过的屈辱,又或是觉得自己这一个贫困小家,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根本不承认,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被那县令欺压过。
有些百姓到是和他们一样义愤填膺,到现在都还记得那县令的恶行。但是,宋光景让他们出庭作证的时候,他们都是连连推辞。根本不想趟这趟浑水。
总之,连续了好长时间的寻找,劝说,有说。这证据,证人倒也找了个七七八八。
日子过得倒也很快,很快就到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