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心中心事重重,这弹得琴,也是断断续续的。
院门外,一个黑色身影徘徊不止,走来走去。这人正是蒙忠,虎背熊腰,站在门前非常显眼。
不敢进他父亲的院子,一个人立在门口,踌躇再三,听到后面传来脚步声。
蒙忠一转身,见到来人是他叔父。
“侄儿拜见叔父。”
“阿忠为何不进去?”
蒙忠微微窘迫,心想:糟了!方才一定被叔父瞧见了。
蒙忠支支吾吾道:
“父亲为国事烦恼,侄儿不便打扰。”
身后,蒙毅的嫡子蒙秋听了,禁不住笑出声来。蒙忠接受了陛下的任命,又去做了将军,此事引得伯父非常年不满,前些日子就对蒙忠大发雷霆。自那以后,蒙秋都没看见过他们父子俩开口说话。
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蒙毅看了一眼蒙秋,蒙秋立刻收住笑,一声不发。
“你还是别进去了。”
作为蒙氏的新一代,蒙秋和蒙忠两人都是外人时时刻刻关注的对象。但是不同于被蒙恬带在身边长大,有过作战经历的蒙忠,蒙秋自由就在家里跟着老师学习。
不仅如此,蒙毅因为深得始皇帝信任,每次出巡都陪伴始皇帝,每次出巡,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久而久之,蒙秋一人在家中独大。父亲在家时乖的像猫,但是父亲不在家时,猴子称大王。
被蒙毅盯了这么一眼,仅仅二十岁的蒙秋知道,他父亲回去后肯定要好好的教训他。
自从新帝登基,不出巡,还把大理寺交给他父亲,他父亲就一直待在家,这可把蒙秋给憋坏了。蒙秋结识了不少和他一样生性贪玩耍酷的世家子弟,这些时日,他们的遭遇都是一样的。
父亲回到家里,一切都变了样子,到处都是约束和管教。如果不服,就会把自己掉起来打。
蒙秋慑于其父的威严,只好乖乖退下。
对待兄弟的儿子,蒙毅倒是客气多了。
蒙毅拍拍蒙恬的肩膀。
“阿忠,陛下既然重用你,让你负责京城防守,你可务必要小心,不要出了什么差池,丢了你父亲的颜面。凡事谨慎小心些,假以时日,你若是能向你父亲证明你的实力,你父亲自然会消气的。”
蒙忠心中感激。
“多谢叔父指点。侄儿知道怎么做了。”
“你去吧。我与你父亲有要事商议。”
待蒙忠退下,蒙毅皱着眉进了院落。这院落以前是父亲蒙武的住所。蒙毅每次进来,眼前总是浮现出自己的父亲坐在杏树下的场景。
如今坐在这杏树下面的,是他的兄长。
蒙毅脱了鞋子,上了席面,坐在他兄长对面。
蒙恬这才停了琴声。
蒙毅看着蒙恬的面颊和身形,不由道:
“兄长消瘦了许多。”
“我最近食不下咽。”
蒙毅则道:
“大势所趋,兄长为之奈何?何况此事一举成功,于我们蒙氏也有益处。兄长不是想退出朝堂吗,何不就在此事过后。”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