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传令兵刚刚离开,又有一名传令兵撒腿跑来。
“报!报!高公,不好了!不好了高公!”
“呵!”高倏冷笑,愤怒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不远处这名拱手的士卒,“怎么了?”
“军司马说,院中儒生,都上马了!请公速去主持大局!”
“什么?!”高倏惊呼一声。
大惊失色!
猛地站了起来。
他上前一步,一把抓住这名传令兵的衣领,瞪着眼珠子,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么会?他们动作怎么这么快?究竟是谁,可以猜透本官心思?”
一群儒生,竟然能看透自己的意图。
他惊了!
这名传令兵摇了摇头,苦笑,“吾等也不清楚。军司马请公决断,是否阻击!”
“立刻回复广公!”高倏松开手,眼中充满了凶狠的光,果断喊道:“不惜一切代价,阻杀这群儒生!”
“孔氏一族如何处理?”
“不要犹豫,杀!”
“诺!”
这名传令兵不敢怠慢,立刻用尽全力,往回跑去。
灌儿跪在地上,望着高倏,神色慌张,小心翼翼地问道:“高公,吾等现在怎么办?坐等结果吗?”
“灌儿!”
“属下在!”
高倏从怀里拿出来一块崭新的传信。
这块不同于交给高密县尉的那块。
那块是过期的。
这块还在“保质期”内。
“以防万一,你拿着这块令牌,立刻前往胶西王宫,面见大王!将事情原委,尽数告知!”高倏瞅着不远处越发喧嚣的院落,上齿轻轻地咬了咬下唇,“就说:望大王早做准备,销毁不利于胶西的证据!以防长安来人调查粮食、军功之事!”
多年的官场生涯,他很明白长安的尿性。
如今距离七国之乱结束还不足三十年!
皇帝如果不想再次弄出一次内乱,就必须对诸侯王施以怀柔政策!
只要没有充足的证据……
胶西王刘端,他动不了,也不敢动!
若是刘端被无缘无故地拿下了。
那么,胶东国、鲁国、中山国、赵国、河间国、常山国将会抱团,连成一片,重现七国之乱的场面。
这几大诸侯国的诸侯王,都有一个特点——景帝之子,刘彻的兄弟们!
诸侯王都是敏感的,自由风吹草动,就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当初晁错的削藩,便是一个例子!
若是刘端被无缘无故地拿下了,那么,下一个又会是谁?
他们不愿意想,也不敢想。
等恐慌、负面情绪积累得越来越多。
最终,只能以叛乱的形式,爆发出来。
且,他们的的叛乱,只会是一个开始。
南方的江都国吴王刘濞过去的封国、长沙国,也是刘彻兄弟们的封国。
若是北方一乱,南方,肯安稳的诸侯,必定寥寥无几。
况且,南方还有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淮南王刘安!
南方三国地理位置本就临近,只需往北打通楚地,东部、南部两大叛乱区将会连成一片,直接瓜分大汉半壁江山,形成比七国之乱还要厉害的叛乱。
如今,大汉老将凋零,新将未出。
若是叛乱出现,刘彻可没有能够平定叛乱的将军。
李广?
程不识?
这两个人必须坐镇北方,抵御匈奴,不可撤离。
即便韩安国再次披上战甲,重现昔日梁国坚守的场面,也挽救不了局面。
在黄老之学的影响下,大汉休养生息,将星凋零,卫霍崛起之前,几乎无人可领兵!
高倏深知大汉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