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大汉第一危险职业(补一)(2 / 3)

六朝汉臣 土豆刘 3827 字 2021-06-26

影响百家局势的人,百家诸生应该能够权衡其中的利弊。

若不是因为儒家才是正统学说,不想得罪日后的学术正统,司匡也不会先来这里。

道家、墨家、兵家、农家…其实都可以成为借钱对象。

其掌握的内容,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道家,不需要太多知识,只需要找到炼丹那一脉,拿出初中的化学知识即可。

一篇化学元素周期表,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足够让这群妄想成仙的疯子疯狂了。

至于用化学变化去忽悠刘彻…

这就算了。

忽悠得了一时,忽悠不了一世。

刘彻一老,就是仙道骗子的死期。

历史记载中,凡是用成仙之法忽悠刘彻的人,除了早死的李少君之外,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车裂,就是族诛。

用一时显赫,换这辈子短命。

不值!

与其去打动皇帝,还不如去尝试着打动其他诸子百家。

像是墨家,用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普通数学知识,就足够了。

像是兵家,用一篇兵书、或者直接把蕴含博弈道理的《三国演义》拿出来,也就足够了。

而农家……试问,如今位于齐地,还有什么比《齐民要术》更能让农家疯狂?

如果把贾思勰这本神书掏出来,估计天下农家子弟,会心甘情愿奉其为农家新领袖!

没有办法,这本书囊括的东西太多了。

不仅可以预防、减轻很多农业灾害,还可以提高产量,约在当前亩产收获的基础上,提高二分之一!

农业收获多了二分之一,对于整个大汉来说,非常重要。

农业=税收。

农业增产二分之一=农业税增收二分之一。

这招一出,大农令估计得从长安哭着喊着跑到稷下,替天下之人,求取增收之道。

都是钱给闹得!

如今国库紧缺,刘彻又想着打匈奴,根据祖宗之法,在高祖皇帝十五税一的底线不能触碰,先帝三十税一的参考又摆在那里的情况下…

钱从哪里来?

只有两种做法。

要么增加新的税种,加大对农民、商贾的压迫力度,要么,就想办法在原来税种的基础上,增加征收基础。

前者,大农令——郑当时是万万不敢提出来的。

开玩笑,增加税种的方案一旦提出来,绝对会遭受天下之人妒恨,这可是千古骂名啊!

死了之后都不得安宁。

而后者……只能想办法提高产量了,

产量上去了,农业税总量也就上去了。

因此,亲自求司匡传授农业增收之法,是必然的。

只要能弄到钱,面子算什么?

让皇帝不满意,别说是面子了,哪怕是脑袋,都得搬家。

万一,刘彻一不高兴,直接把拿不出钱的大农令任命成丞相……让别人做大农令。

郑当时估计得哭晕在茅房,没有三、四个壮汉拖,打死都不带出来的那种。

老刘家的丞相,可是大汉第一危险职业。

开国时候,还算正常一些,到了刘启汉景帝,就开始出问题了。

还不是小问题!

刘启当皇帝的时候,丞相活下来的几率,仅仅只有二分之一。

除了陶青、刘舍被罢免之外,其他两个,死的时候,很皇帝都脱不了干系。

申屠嘉,被刘启联合晁错,气得吐血而死。

周亚夫,被罢免,之后后下狱绝食而死。

而到了刘彻这一代,目前已经经历了四位丞相了。

前三位丞相:卫绾、窦婴、许昌的存活率,为三分之二。

窦婴的死,多多少少跟皇帝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