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的机架式服务器,使用的刀片式架构,其实上面的cu内存硬盘之类的,早就已经固定在主板上面了,由于刀片式服务器支持热拔插,机架上有像一个个卡槽一样,直接把主板插进去就可以了。
尽管刀片式服务器有着散热困难的缺陷,不过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占地面积小,而散热的缺陷,通过加装在机柜里的风扇,也可以大致解决,可是增加了这么多服务器以后,杨青筹划中的vr游戏开发平台,才能正式运行。
杨青他们的工作,就是先把机架组合起来,然后再在上面固定主板插槽,连接线路,看似繁琐,其实都是标准接口,难度比起diy一台普通电脑也大不了多少。
当然工程量肯定要比普通电脑大得多了,毕竟一台普通电脑,机箱也不过是几十厘米的一个长方体盒子,重量不会超过五公斤,而刀片式服务器的机柜,高度已经超过了两米。
尽管这两米中间不全是放置主板的插槽,还包括了电源之类的外设,还有足够的预留散热空间,每个机架上杨青采用了低密度排列的方式,每个机架上依然拥有超过十块的主板。
三个机柜被很快地组装了起来,其中就包括了隐藏小嫒本体的那个。
之所以没有使用高密度排列,让每个机柜都装满主板,纯粹是因为机房供电的问题。
毕竟这里是写字楼,而不是专用的计算中心,大型的刀片服务器,耗电量也同样惊人,现在已经快到了墙体里面,预留线缆的通过电流的上限,为了不至于引起火灾,杨青才不得不减少一部分主板的数量,来降低供电的需求。
在厂家附送的专用工具的帮助下,杨青,还有两个机器人,很快就把专用机柜组装完毕。
尽管机柜的重量惊人,每个都超过了六十公斤,不过这里面,包括杨青在内,个个都是大力士,区区几十公斤,一个人就可以搬着,满地乱跑,所以他们很快就把机柜安装到位了。
然后就是各种线缆的安装,算是相当费功夫的细致活计,然后杨青就发现,两个机器人,白灵白珊,速度竟然比他还要快得多。
因为他还需要看一下线缆,回忆一下这个插头在什么位置,而白灵白珊则看都不看,直接拿着插头就插,但是人家就这么弄,居然不会出错,就让杨青觉得很服气。
不过看看旁边闪烁的摄像头,杨青就知道,并不是两个机器人的本领强,而是它们后面的小嫒,早已经把所有的插头都记住了,利用摄像头来分辨,就不需要它们自己的眼睛了,不得不说,电脑在许多方面,尤其是精确认知,已经远胜于人脑了。
等一切都安装完毕,刀片式的主板都已经插在了插槽里面,在一座机柜中间的位置,一个不起眼的黑色箱子里面,就装着小嫒的本体,早已在隐秘位置打上了几个螺钉,如果不熟悉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它拆除。
一根隐秘的线缆,混杂在机柜里面众多的线缆中间,丝毫不起眼,却经过在线式us,单独给小嫒输送了电力,让她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二十四小时的待机时间,有了二十四个小时的缓冲,他怎么也能够把电给供上,至少还可以发电机来供电,不至于让小嫒饿死。
杨青在旁边的配电柜上,用力一推,大型的空气开关就被推上,配电柜就被直接供上了电。
然后合上配电箱的大门,门外面的液晶屏幕,已经亮了起来。
杨青点了点三个机柜的图标,三个机柜才嗡地一声,响了起来,是里面换热风扇启动的噪音,紧跟着,机柜里面的各种指示灯一一亮了起来,主机正处于自检状态。
不过并没有等它们自检完毕,进入浪潮基于lux自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小嫒已经接管了所有的硬件,重新设置驱动,优化配置,重新设置操作系统。
尽管这样做需要不短的时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