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七 反物质(1 / 2)

不过洪荒的符文科技,对于能量上的应用,已经能够做出能够制造出大量中微子的设备。

它发射出来的中微子,集中而快速,可以轻易穿透一颗星球。

并且都是和其他来源有区别的中微子,只有超新星爆发时候才会出现,而超新星爆发虽然在宇宙范围内,算得上随处可见,但是在银河系内部,尤其是太阳系附近,其实几万年可能才发现一次。

在现实中,已知的最大中微子来源,是太阳。

每时每刻,太阳里面的超级聚变反应,都会制造出难以计数的中微子。

这些中微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伴随着太阳风,吹遍了整个太阳系,也吹向更加遥远的宇宙空间。

它们与太阳风的带电粒子不同的是,它们没有任何的电荷,完全不受磁场的影响。

所以它们浩浩荡荡,毫无阻碍,穿透了所有在身前的障碍物。

水星,金星,蓝星,所有的行星都难以抵抗它们的步伐。

虽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在穿透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导致线路变化,还有中微子的震荡,它们会很容易转变成另外一种中微子。

但是绝大多数,都能顺利穿过去。

因为现存的所有物质,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可以说原子,才是世界存在的基石。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等离子态中失去了电子的等离子,以及金属中的游离电子,都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相比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就相当于太阳和直径一光年的太阳系相比,还要少一点。

这么大的范围,中间只有几個运行在轨道上,极其微小的电子,而中微子的质量就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甚至更少。

所以这也是它们能够穿越整个蓝星的基础。

长久以来,除了核反应,大家很难制造出中微子,绝大多数都是观察太阳中微子和宇宙中微子。

聚变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每秒钟,就有一千万亿个中微子,穿透人的身体,却不会带来任何的影响。

虽然来自蓝星的科技并不是月宫基地的研究重点,毕竟就算是核聚变的应用,也要使用符文技术进行建造。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能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别看月宫基地并不大,哪怕加上全部的机器人,也只有不到十亿的成员,但是它需要的能源,已经超过了整个星球。

因此核聚变的小型化,还有新的能源开发,也被进一步提上日程。

新的能源自然不会是反物质,因为反物质对于这个趋向正面的宇宙来说,获得的难度极大。

自从发现了反物质的存在,到现在为止,人类也只能利用对撞机制造出少量的反物质。

欧洲实验室宣称他们成批制造出了大概五万个反氢原子。

而五万个反氢原子的数量看似很多,但是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就只有乘以10的负27次方千克,你就可以想像它们的质量有多少了。

并且它们的存在时间,只有零点几微秒,然后就和环境中的氢原子反应,湮灭掉了。

欧洲实验室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们的制备,全程都在低能环境中进行,为以后大规模制备反氢原子提供了基础。

但是这种低能环境,也是相对于大型对撞机的惊人耗电而言,其实完全是用更多的电,来制备能量更少的反物质。

并且反物质的保存也异常困难,一般都是保存在真空环境的强磁场中,稍有不慎让它们暴露在外,就是一场惊天的爆炸。

一克反物质的爆炸威力,其实只相当于比较强烈的炸弹,大约五百克的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