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3)

转正了18,他能比这个还低?”

“那不会,”李蔓笑道,“赶车是个技术活,山路难行,碰上阴雨天或是崎险地方,稍不注意连货带车就翻了。到了地方,他们还得帮着装卸搬运,拿一份工资干两份活,工资再没个老师高,谁干啊?”

“这么说,还是当老师舒服。唉,早知道,还让你考什么外贸局的工作,直接进咱大队小学当老师多好,现在人家老师也招好了,你这边工作也没了……”

“哎呀,阿奶你别担心了,李镇长不是说南猛坝粮食局招会计吗,到时我去试试,保证不在家吃闲饭。”

“你个小坏蛋,阿奶什么时候说你在家吃闲饭了,阿奶是心疼……”

“是、是,阿奶是心疼我近段时间遭的罪,嘻嘻,逗你呢。”李蔓亲腻地抱着她的胳膊晃了晃,跑开,洗了洗手,捏了个羊奶果丢进嘴里,重新找了双袜子穿好,下楼道,“阿奶,家里的松毛不多了,我去搂点回来。”

“脚还没好呢,瞎跑什么,赶紧给我回来。”

李蔓朝后摆了摆手“我不走远,就去后面山脚。”

骗鬼呢,山脚哪有松树,赵金凤不放心,忙抽去火塘里没有烧完的柴,掩了火,关上门,跟下了楼。

家里烧的都是劈开的老树根,或是捡拾的干树枝,不烧松毛,搂来的松毛晒干后,主要是铺在牛马羊圈里沤粪,这样既好打扫,又可多得些粪上庄稼。

连日的干旱,初春时节落的松毛还没有完全腐烂,层层叠叠地铺在树下,竹筢一搂就是一小堆。

片刻工夫,祖孙俩就装满了各自的篾篓。

李蔓力气小,压得没有那么实,就这赵金凤还是不放心,下山时一直走在她后面伸着胳膊帮忙托着。

自生自长的小灌木林上盛开着一簇簇紫荆花、一片片杜鹃花,开得十分热闹,吸引了几只彩蝶于上面飞舞。

李蔓看得眼热“阿奶,回头咱移值几棵种在篱笆墙边吧。”

“有那工夫,还不如种几棵南瓜呢。”

“种南瓜,咱家的山羊来回打门口路过,该吃了。”

赵金凤听得想笑“种花就不吃了。”

“那就种刺梅。”

……

田里放好水,又用牛耙过了一遍,平了田,就开始栽秧了。

栽秧的第一天,称为“开秧门”。现在不比以往,习俗简了,没有香案,也没有供桌、香炉什么的,只杀了头猪,做了秧旗,挑秧的担子上给绑了花朵和绿叶。

李长河站在寨中的大青树下,讲了番激励的话,将栽秧锣和栽秧旗郑重地交给秧官李良工。

李良工接了铜锣和彩旗,扯着嗓子高声祝愿道“愿我双凤寨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稻谷满仓……”

众人大声附和,拍手叫好,所有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大家叫着,笑着,附和着,祝愿着。

“咣——”李良工一敲手里的铜锣,空间为之一静,众人刷的一下竖起了秧旗,旗上的雉鸡毛、彩带迎风飞扬。

李良工一身盛装,腿向后一伸舞了个鹭鸶伸脚……

段大林举起唢呐一声“布谷”,拉响了《布谷报春》的欢快乐音。

一舞一吹,众人看得可乐,听得心头也好似盛开了朵朵春花,只觉欢喜。

一曲方终,李良工“咣”一声,再次敲响了手里的铜锣,紧接着唱道“开秧门了——开秧门了——”

众人高喝“走——”

大家扛着秧旗在《大摆队伍》的唢呐和锣鼓声里,一起向田间进发。

小孩儿们乐得跑来跑去,李蔓随赵金凤、段云、小金花等人,一起挑起了装扮一新的担子,裹夹在人群里,随大家往前走,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妇人们头上雪白缨穗的随风飘扬。

片刻,队伍停下了,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