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北镇抚司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那是因为你是珠江郡王的妃子。”
朱瞻墡了解完锦衣卫事情后,又进了一次宫,找到了朱棣。
“怎么样,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就走了,已经去消息广州府,二十艘最新式的蒸汽战船会到东营附近的海域,还有最新式的蒸汽母舰。”
朱棣有些不解:“蒸汽母舰是什么?”
“就是大型蒸汽船,用郑和的宝船为原型建造的,宝船太大了,蒸汽母舰大概只有它的一半大小,但是外形基本差不多,速度不快,但是能装,甲板上我还打算让它起飞热气球试试看。”
朱棣幻想出了蒸汽母舰的模样,他也想看看朱瞻墡形容中的庞大蒸汽船。
“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早日启程吧。”
“皇爷爷,我还想要向您讨要一封旨意。”
“什么旨意?”朱棣有些不解,朱瞻墡这是想要讨要封赏?但是以前他从未如此过。
“孙儿对人许了承诺,男人说话要算话,便想着正式一些,向皇爷爷求一道旨意。”
朱瞻墡微微笑着,将事情跟朱棣说了,朱棣面色有些复杂,但是转而一笑,让太监写下了圣旨,盖上的玉玺,交给了朱瞻墡。
临走之前嘱咐道:“到了东瀛万事小心,你这次先得以使臣的名义去。”
“皇爷爷,那孙儿出发了。”朱瞻墡离开之前恭恭敬敬的给朱棣行礼,这一去何时再见啊。
朱棣在奉天殿前,看着朱瞻墡离去的背影,眼中无不是羡慕之情:“你看这孩子多年轻,下楼梯都是一蹦三跳的,哎呦,怎么摔了。”
“你看他爬起来的样子多快,年轻人就是摔个跟头下一刻就没事了,你瞧着他有朕当年的模样吗?”
老太监在身边附和着,他发现从前最讨厌长篇大论的朱棣,现在变得越来越啰嗦了。
朱瞻墡三日后抵达威海港,朱瞻基和嘉兴郡主早就等在这里了,让他意外的是还有嘉兴郡主的跟班小弟朱瞻垍。
“五哥。”嘉兴高兴的迎了上来,朱瞻垍则是站在一旁怯生生的。
朱瞻基带着朱瞻墡参观了一下威海港,威海港主要是朝鲜和东瀛商人贸易为主,做的不错但是不如香江港来的繁华。
而且宁波港和威海港都有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治安问题。
这种对外贸易的港口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香江港因为一开始就设立了奥门给外国人居住,限制其在大明境内的行动,要过关口入大明必须有通行证,所以从一开始避免了很多的问题。
但是就算如此,偷渡问题还是存在。
而威海港和宁波港一开始没有这么做,很多地方利益链形成之后就难以根除,朱瞻基也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管着,一些底层的小问题汇报不到他那里,就算得知了之后,要根除需要伤筋动骨,也很难下决心。
朱瞻基无不骄傲的介绍着自己的繁忙的港口。
“你打算怎么去东瀛,直接坐战船吗?”
朱瞻墡想了想说:“不,我先不去东瀛,先去一趟朝鲜。”
朱瞻墡这一趟的主要任务并非攻占东瀛,这是一个附带任务,不管是朱高炽还是朱棣的意思都是有机会的可以纳入版图,而不是一定要纳入版图。
主要的任务还是以出使东瀛为名,大量驻军山东,防着朱高煦有什么异动的情况出现。
这一趟的时间不会短了。
既然如此的话,不如先顺着现在的航路走一趟,看看东瀛朝鲜与我朝的商贸情况。
朱瞻墡打算去一趟朝鲜,但凡华夏大地被攻占,总是先占朝鲜,蒙古,满清,东瀛无不外如此,都是走那一条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