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印度洋的海风(2 / 4)

物资船的比例,尽可能的避免物资不足的情况出现,但是建立沿途的战略补给点才是重中之重。

并未在澹马锡做过多的停留,朱瞻墡安排好了事情,队伍暂时休整两日补给好燃料就再次出发。

这还是朱瞻墡第一次过马六甲海峡,之前来的时候往另外一边去了,这次过马六甲海峡前往了西洋。

明朝说的西洋,主要是印度洋为主,在历史上郑和也就是到了这些地方。

印度洋的水平轮廓,北部封闭,南部开敞,南亚次大陆凸出其他地方一块,也就是以前人说的天竺,现在的天竺很大一部土地属于德里苏丹国,十一世纪开始,中亚的突厥人对这片次大陆进行了征伐最终征服了这里。

其后又分裂成了很多的国家,所以现在天竺指的其实是多个国家,只是因为大明对此地的了解有限,就泛用天竺来说这一带。

朱瞻墡的第一个战略物资点想要建立在这里,其实旁边的锡兰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那里人口有限,接下来还会需要大量的人口,从这里的奴隶制国家运输奴隶去挖矿显然也更近一些。

按照朱瞻墡的了解这里现在大规模的施行着种姓制度,也称贱籍制度。

种姓制度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且严格的阶级制度,时至今日这种制度仍然留有余威。

只要人心中还存在着种姓制度,印度洋的海风就永远不自由。

在一个奴隶制的社会,什么是最廉价和畅销的?

当朱瞻墡乘着印度洋的海风航行在燥热的海面上,沐斌走到了他的身边:“殿下,根据海图,应该过几日就可以抵达柯枝,柯枝港归属于毗奢耶那加罗国,这个国家和锡兰关系颇深,以前锡兰和我们贸易繁多,毗奢耶那加罗国便眼红,曾经滋扰我国商船,后来被我们的南海舰队教训过一次,就老实了,虽有一些商贸但是总体处于互相不通关的状态。”

作为新任的南海第三舰队队长,沐斌这段时间仔细的研究了西洋之上各国的情况,包括与大明的交集和历年来的双方发生的事情,甚至是各地的特产。

朱瞻墡点点头比较满意,然后说:“这个地方的生产力落后,并且奴隶和社会底层人众多,法律不严,犯罪频发,所以大明的商船多不愿意停靠柯枝,而是选择锡兰岛,这次前往柯枝港,我会先和他们的国王商谈花钱买下柯枝港。”

“殿下,毗奢耶那加罗国应该不会同意,柯枝港位置好,也是他们这些年最重要的港口。”

“若是同意就发展港口,并且建立第三舰队的指挥部,重兵囤积柯枝港作为西洋上我军本部,若是不同意就直接重兵压境柯枝港,以我军当前实力,打下柯枝港应不成问题。”

“是,殿下。”朱瞻墡的意思很明白,并且不想要和他们做任何的周旋,所有的周旋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次西征朱瞻墡与以前的作风大为不同。

“印度洋的海风真是闷热无趣啊。”

朱瞻墡出兵,朝廷震惊。

“陛下,海王爷此举有违之前的说法,说好了等到太子殿下归朝再出发,但是现在王爷违背了他的誓言。”御史们在朝堂上怒斥朱瞻墡。

朱高炽又是一阵头疼,又一位御史上来参奏:“广东藩司都指挥使杨芦,身为都指挥使,未能阻拦王爷出海,未能管理好下属军队,实乃大罪,望陛下对其革职查办,诛杀九族。”

御史们经常开口就是喊打喊杀的,但是这份奏折是广东藩司的方时启奏的。

朱高炽晕头转向,朱瞻墡这波操作可是给他整懵了,突然的出发,虽说也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