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兴夫妻俩一起凑过来看了看,抬头有些困惑地看着江澈。
这是一份小报,是第一次,有省外报纸报道南关省的茶寮村在受灾后顽强自救,脱贫致富,其中突出提到了茶寮特产辣条,提到茶寮现在已经接到的220万订单。
“这个,是我去那边执教,带着村民做的。”江澈平淡说。
谢兴夫妻俩神情震撼一下,他们当然懂得这220万订单是什么概念,按报纸的描述,这产品推出还不算太久。
“想不到兄弟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谢兴有些惭愧地笑了笑,他很清楚,一年前来盛海买认购证的那个江澈,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出身,那应该是他人生的第一笔资金。
都是在认购证上拿到了人生第一笔巨款,最后的处境却天差地别,想起当时约吃饭,自己换个饭店,还笑说江澈太节约,谢兴心里难免有点尴尬。
一旁,嫂子看着江澈说:“那我们俩是不是……”
江澈点头,解释说:“这上面提到的220万订单,大部分来自南关一省。我给你们的工作,就是去别的省区推广它。地方你们自己选,选下一个市,我们定一个市的指标,选下一个地区,我们定一个地区的指标,指标达到了,我给你们销售提成,达不到,一分钱没有。”
这是江澈这几天考虑的结果,首先茶寮确实需要几个有能力,也吃得了苦的推销员,其次让谢兴夫妻俩一起,顶着压力共同奋斗,山南水北互相依靠,互相照顾,也很符合他们当前的状态。
几乎没有犹豫,夫妻俩交换了一下眼神,转回来说:“我们干。”
“好,如果干得好,茶寮还有很多领导岗位虚位以待。”江澈也一样爽利,说完把身前那摞钱推过去,笑着说:“写个借条,利息咱们按银行贷款算。”
“诶。”夫妻俩带着几分惊喜,连忙朝来纸笔,写借条,签名,按指印。
“那今天就先这样。”江澈把借条收好,起身说:“我还会在盛海呆几天,这几天,谢哥、嫂子,你们抓紧把高利贷还了,各种事情处理妥贴,再好好陪陪孩子。回头咱们一起去南关。”
夫妻俩起身,点头,送江澈出门。
胡彪碇派来的车在路口等着。
走到车子旁边,手拉车门,江澈突然停住,扭头问了一句:“对了,谢哥。刘曹,管大海这两个人,你还记得吗?我昨天碰巧遇见他们了,上来打招呼,说是一起吃过饭,我硬是想不起来。”
“记得,不过很久没来往了。”谢兴有些颓然说:“那次合伙做庄败了以后,我和那些人的联系基本就都断了,有几个跟我一样,啥都不剩,背一身债,另有几个就没了消息。”
江澈想了想,说:“好的,那咱们过几天见。这几天要是有什么麻烦,你们就打我留的那个电话。”
说完,江澈挥手,开门上车。
…………
情况其实很明显,谢兴和他口中那几个和他一样下场的合伙人,应该是被人设局做掉了,而做掉他们的人,就是另几个合伙人,其中当然包括刘曹、管大海。
比无良庄家还无良啊,连合伙人都坑。
江澈想想有点小兴奋,接下来的两天,再遇见管、刘二人,他都会主动被动的打招呼,攀谈几句,满心期待他们能动心思给自己做个局,下个套。
但是没有,那俩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不对啊,江澈想了好久都想不明白,自己难道看起来没钱吗?不嫩不好宰吗?
一直到被胡彪碇打招呼吓了一跳,江澈回过神来,才想清楚,原来是因为这货。
这几天,江澈一直是和老彪一起出没的。胡彪碇在交易所也混了一段时间了,他的实力、背景,行事作风,想必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