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锦市竞赛(1 / 2)

穿越传记 7O大树 1265 字 4个月前

当天放学后,每一科参加市里竞赛的学生都集中在初一一班的教室中。各科都是一,二,三等奖,共6名同学参加,经过统计参加竞赛的同学,其中曹雨海参加4科,董洁参加4科,潘粤明参加3科,钱燕参加3科,杨婉宁参加2科,其他的同学都是参加单科的,所以初二的同学共有13名同学,初一参加的同学16人,初三的同学14人,教室里一共坐了43名同学。

锦市铁路中学,一共有8所中学,其中市内有三所中学,其余5所在各个县里,估计到时候参赛的同学就能达到300多名,光食宿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在这个困难时期,还是铁路部门有资本啊,

各个科都专门有经验的老师给同学们培训,于是为期10天的培训生涯开始了,每个科目的老师每晚都会出一张试卷,让同学们解答,然后再讲解,还别说这些经验十足的老师,教学水平就是高明,有几次的讲解也让曹雨海佩服不已,茅塞大开。而曹雨海在接下来的十来天里,在晚上不停地在各个科目的教室间来回穿梭,尽可能地听各个科目老师的讲解,还得时不时地和原来初一一班的王小玲,张丽莉等初一的同学打交道,他们只要碰到曹雨海,除了一顿欺负外,还时不时地让他解答各种疑问,就这样忙碌十来天。终于到去市里参加竞赛的时间了。

1962年4月20日,这天是农历谷雨,早晨八点顶着蒙蒙细雨去市里参加竞赛的40多名同学,加上5名带队老师一起来到线上的火车站,准备乘坐火车到市里参加竞赛,这个年代的东北铁路线极其发达,大都是小日子占领时期修建的,直到几十年后用的还是这个时代的铁路线,不像关内,二三十年后才开始大规模的修建铁路,因为关内现在就没有几条铁路线,所以这个时代的铁道部是最好的部门,而所属各个局中奉局是最大的铁路分局,关外的所有东北铁路线,除了黑省和内蒙古西部及吉省西部外全部归属奉局管辖,所以奉局是最富裕的铁路局了。

一路顺畅,2个小时后到达锦市火车站,后世曹雨海在1990年才因为上大学的缘故,第一次来到锦市,这一世1962年因为竞赛的缘故,第一次踏上锦市的土地,这也是关外第一座大城市,是连接关内外重要的交通枢纽,解放战争时首先开打的辽沈战役,关键的战役就是从解放锦市开始的,打下锦市后,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辽沈战役才能顺利结束,后世辽沈战役纪念馆就建在锦市,此馆1958年在锦市大广济寺内开馆,新馆于1988年建成,现在新馆还没建呢。

下了火车站,大家在老师和接站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往锦市第一中学走去,这个时代铁路线沿线大部分地区都划归铁道部管辖,不受地方政府领导,所以铁路线沿线几乎都是铁路部门及附属工厂,学校,家属区等。十几分钟后便到了离锦市第一中学附近不远的铁路招待所,安排同学们入住。

曹雨海与3位初2年级的同学一个房间,房间的居住条件出乎曹雨海的意料是真的不错,房间内有4张木床,居然有床垫子,很暖和,白色床单,床角处有衣柜,茶几,书桌,暖瓶,唐瓷缸子,一把椅子,木地板,曹雨海几乎什么没有带,也就不用收拾什么东西,看见屋里干净的被褥也就放心了……。

中午在招待所的大食堂吃免费的三菜一汤,其中还有一个荤菜是猪肉炖酸菜,吃饭时曹雨海不禁想起后世,他在小学时也参加过作文,数学竞赛,只不过是在地方政府的学校参加,每次比赛都是自己解决吃喝,那时可已是80年代初期了。现在是在60年代初期,看来选择不同,结果也不同。

第2天早8点钟,上午考试的同学集合,统一走向一中,到达学校后,上午8点30分考数学,十点考作文,时间都是一个小时,同学们找好班级座位准备考试。

8点25分,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