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办法,他们定在第二天就出发去相州。
孟科长走了以后,京都大领导又打了个电话找贺大伯密谈。
大领导知道,要是靠那些“专家”,怕是十年八年都研制不出这溶剂。
这事儿,还是得左子萱来操持。
所以他非常关心左子萱的病情,问贺大伯需不需要他帮忙开什么证明,或许给哪个医院打招呼配合治疗?
贺大伯没有趁机向大领导提任何的要求,只是说全家都会全力配合左子萱的治疗。
即便是短时间内治疗不好,左子萱也会尽量的指导徐清风完成研究。
贺家不争不抢的行事风格,让大领导倍感欣慰,也对贺家有了更多的信任。
一下子提拔了贺家在央部就职的五个人。
贺家的孩子,出生就懂三分官道。
即便是家中有人升迁,也不会大喜大悲彰显于表。
越在高位越要低调,越是要不争不抢,重点一定要“受尽委屈”,方能自保。
就连徐清风的几个姐夫,也微微的小动了一下。
这可把徐天洋给高兴坏了,他就说他儿子是自家的小福星,就该宠着。
他那些兄弟们还不信,说他从小就惯着徐清风,养了个祖宗,等以后长大了,够得自己受的。
现在长大了,可不就是够自己受的吗?
受到了孝顺的滋味。
其实徐清风的叔伯们也是纳闷得很,明明以前都跟个废物似的,怎么一年的时间,就变得那么争气?
甚至还在央部都挂了名。
继续阅读
他们家里的那些小辈,好些都还在最底层干基层工作呢。
这让他们这些自诩孩子教育得好的叔伯们,啪啪啪的打脸呀。
以前他们是经常背着徐天洋和徐清风,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准跟徐清风玩,说他将来就是个废物,生怕他把自家孩子给带坏了。
现在好了,小辈都在他们的教唆下孤立徐清风,现在层次不同了,想跟人家玩,人家都不带他们一起玩。
虽然以前没有听说过徐清风那师傅的名字,但杨老的鼎鼎大名那是如雷贯耳。
谁要是能拜在杨老的名下,那就已经成名一半了。
杨老也有徒弟收了自己的弟子,但徐清风是杨老唯一认可的徒孙。
到哪都说他这徒孙乖巧聪明,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杨老都那么说了,再加上有个财政部部长的爹,还有贺家扶持,那将来还能没有前途吗?
他那些叔伯们,这会儿是想方设法的,要跟徐天洋还有徐清风套近乎,拉关系。
可惜,徐天洋那老狐狸圆滑得很,每次都很完美的避开他们这些找帮忙的亲戚。
徐清风又长期都在他师傅身边学习,极少回京都,别说跟他套近乎,就是见一面都难。
他们这边还在想方设法的怎么沾到徐清风的光,就收到了自己爹妈的严厉警告。
让他们把心思给收住,不准打徐清风的主意,拖他的后腿。
被警告后,徐清风的叔伯们竟然没人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反驳无效。
徐天洋是家中的幺儿,从小就受宠。
他的独子,老头老太太那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手里怕摔了。
八十多岁的老头老太太,大夏天的,自己热得满身大汗淋淋,不找凉快地方乘凉,跑到徐清风的床边,轮流给他打扇子。
子女的还不能说,一说就急眼,要断绝关系啥的。
你说这老头老太太重男轻女吧,他们其他子女家里也有男孩,也没见这两老宠过。
过年包红包,徐清风的永远都是鼓鼓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