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一开,汪言马上又恢复到身份扮演中,成为那个少年天才的汪导。
坐在后面看着监视器屏幕,努力观察着景深、构图、色彩等审美要素,感觉不太对,马上喊咔,准备重新拍一条。
就在这时候,三女一男,四个年轻人悄悄挤到围观人群的最前面,就站在导演车五米开外。
汪言对此一无所知,叫来傅雨诗,连着副导演和摄影师一起吩咐。
“诗诗,下一条你稍微变变走位,从这里过去,当车子冲来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微微转头的动作,但是很克制,马上停止。
我要你表现出脖子上的大筋轻轻一炸,很快又平复下去的小细节。
你现在就琢磨一下怎么演,不行找人多练一会儿。”
然后转头吩咐摄影师。
“你从侧后方拍,开始拍她的小半个侧颜,取景位置稍微调高一点,你看着斟酌。
焦点对准她的下颌骨,注意构图,要把路和车带到,然后车子冲过来的时候要照顾到傅雨诗的细节动作,一闪之后,马上调焦……明白我的意思吗?”
傅雨诗和摄影师分别点头,开口谈理解。
摄影师张栋梁是锦衣卫的主拍,经验丰富,但是个人风格不强,善于实现导演的审美意图,是安晓芳特意请过来为汪言服务的。
“拍侧颜和下颌骨,您是想以美的构图来冲击观众的眼睛——不得不承认,傅小姐的侧颜真是够杀的,尤其那下颌骨线条,真的是美炸了!
这样一个特写可以拉观众沉浸在外形上,然后突然对焦冲来的汽车,气氛瞬间由极松转为极紧,可以有效的调动情绪……”
傅雨诗从她自己的角度来完成补充。
“青筋微微一绽,旋即收敛,目的是提示观众——主角其实早有预料,甚至就在等着这一刻。
但是由于时间短、信息量大,这个暗示在当时并不会被有效思考,直到最后反转,才会有一部分比较敏感的观众意识到。
更大的可能是,观众哪怕被剧透提醒,都要二刷三刷,才能发现隐藏在前半段里的大量细节。
这将有效提升电影的耐看性,并且让看懂的观众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情绪上的释放会更加的酣畅淋漓,同时女主的形象也会越发饱满,聪明、强大、自控,细节将赋予她足够的说服力。”
“很好!”
汪言为她们两人鼓鼓掌,往下压一压鸭舌帽,又给他们提炼一次整体思路。
都是第一次合作,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务求让所有人都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意图。
这正是一个好导演应该、并且必须做到的事。
“《魔女》这部片子,本质上就是一个扮猪吃虎的故事,要用前期的挫折和压抑,积聚出最后的酣畅淋漓。
但是,扮猪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不能真蠢。
一旦把你拍得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后面的反转就缺乏说服力,显得毫无征兆。
这样子,观众是爽不起来的。
必须让观众时时刻刻感觉有哪里不对,并且心怀希望,期待着变化。
要想说服观众接受整个逻辑,就必须拍出足够的细节,印在观众的潜意识里。
到最后,反转的时候,他们才会恍然大悟,而不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所以,诗诗你的表演要有层次感,表层之下要有力量,尤其那几场眼神戏。
而摄影要注意画面的象征性意味……”
一群人围着汪大少,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那就这样,准备开拍!”
汪导拍拍手,转身坐回监视器前。
具体的走位、调度乃至表演程度,汪导都是不管的,自有王牧野负责。
身为一个外行导演,汪言只负责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