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有可为(3 / 4)

这些技术成果与民用市场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民用产品,尤其是计算机这种高科技消费品,对稳定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有着极高的要求。实验室里的技术原型,虽然功能强大,但往往缺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此外,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和流程与实验室研发截然不同,需要解决材料、工艺、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咱们计算机所要想在民用市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跨越这道鸿沟。”钟跃民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仿制或实验室成果,而是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民用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需要我们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钟跃民对计算机虽然谈不上精通,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一些简单的编程也懂一点。

想到计算机,钟跃民突然想起老毛子,当年苏联解体时,首席英特处理器设计师dimirPentkovski带领着三百多人跑到美国,这三百多人几乎囊括了苏联在此领域的所有精英。

而九十年代以后,美国英特尔奔腾芯采用了俄国的设计上的超标量构造。

钟跃民越想越觉得兴奋,如果自己能够将这批人带回国内,那对于国家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只是想要做到这点恐怕不容易,毕竟其中涉及太多因素和困难。但如果不去尝试,又怎能知道无法实现呢?想到此处,钟跃民心中燃起一团火焰,他决定要为此事全力以赴。

柳联想看着陷入沉思的钟跃民,心中的好奇与关切交织在一起,他轻声呼唤道:“钟老师、钟老师,想什么呢?这么入迷。”

钟跃民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对柳联想报以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释然与鼓励.“没什么,就是随便想了想。”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掩盖内心的复杂情绪。

然而,柳联想的敏锐并未放过这一丝微妙的变化。他略带灰心地追问道.“钟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我们真的没有一点希望?在国际科技趋势的把握上,我一直都很佩服您,如果您说没法超越,我可能真的会失去信心。”

钟跃民皱着眉头,目光凝视着远方,他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计算机上到底有哪些部分是国内能够生产的呢?

又想到柳联想以汉卡发家,这表明在软驱方面他们并没有太大问题。

于是,钟跃民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软盘驱动器这块,你们觉得有难度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联想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答:"软盘、软盘驱动器这块我们完全没有问题,你的意思是.......”

钟跃民心中暗喜,但仍保持冷静,说道.“那就软盘和软盘驱动器一起搞吧!这种东西每年轻轻松松就能卖出几十亿张。”

然而,钟跃民也不忘给刘联想泼一盆冷水.“不过,如果想要出口,专利问题你们必须想办法绕过去。我记得这项专利应该掌握在 IBM 手中。”

“那我马上回去开会研究下。”柳联想心里有点耐不住了,这可是出口啊。

钟跃民又想了想,这不能让他们把发家的“汉卡”给丢了啊,又急忙道.“我记得你们计算机所去年就推出了LX-80汉字图型微型机,计算机杂志上当时还赞扬了你们汉字处理功能,我在想如果将LX-80的汉字处理功能移植到PC上,你们不是也有钱赚吗?”

柳联想哈哈大笑.“钟老师果想厉害,你这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啊!您这提议真是及时雨啊!您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忽略了LX-80汉字处理技术的潜力。这项技术不仅是我们计算机所的骄傲,更是我们打开市场、实现盈利的重要武器。”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