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热烈起来。陈亦君首先感叹道.“现在的物价上涨得真是快,感觉钱都不经花了。”
周晓白接过话茬,眉头微蹙,细数着日常生活中的物价变动.“是啊,后肘猪肉都涨到一块三毛一斤了,鸡蛋也不便宜,要一块二一斤。这才没几天的功夫,价格就噌噌往上涨,真是吓人。”
钟跃民闻言,却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他放下筷子,笑着说道.“哎呀,你们别这么悲观嘛。物价上涨,说明咱们的经济在活跃,商品在按照供需关系自然调节,自行市场定价,这是好事啊。又不是说咱们就吃不起,对吧?”
周晓白听了这话,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她现在好歹是一个干部,而且还不小。对这方面的问题自然有着自己的见解.“你这话说得轻巧,你可是经济系的老师,这点入门知识还是懂的。物价上涨,表面上看是经济活跃,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物质财富的相对匮乏,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不足。我们不能只看名义上的物价,而要用等量的产品换回的工时来衡量,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真实状况。”
“你去找找五月份的人民日报《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看看你就明白了,主要内容是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也就是说价格分成中央统一分配的部分和自由采购的部分。”
这里面的东西很复杂,钟跃民一句话两句话也解释不清楚,其实这是价格双轨的雏形,计划内的产品实行国家核定的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此既“双轨制”价格,但是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开对计划外价格的控制,也并不是完整的双轨制。
在1985年的时候,国家宣布废除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格双轨制。
周晓白带着几分娇嗔和不满,对钟跃民说道.“跃民,你每次一谈到经济就滔滔不绝,好像全世界就你最懂似的,怪不得大家都叫你‘钟有理’。跟你说话,真的没意思。”
周晓白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钟跃民过于严肃和说教态度的些许不满,觉得他有时候显得过于老气横秋。
钟跃民闻言,笑得更加开怀了,他轻拍着周晓白的背,温声说道.“媳妇儿,咱们讲道理嘛,我不过是就事论事,以事实为依据罢了。你别生气嘛,生气就不漂亮了。”
周晓白见他这副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索性站起身,假装生气地转身就走。钟跃民见状,连忙追了上去,嘴里还念叨着“媳妇儿,等等我,咱们有话好好说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幕让在一旁的陈亦君看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摇了摇头,心里暗自感叹这对小两口的相处方式真是既温馨又有趣。
小海宸则在一旁起哄,大声喊道.“钟有理,这下抓瞎了吧?”引来钟跃民一个假装凶狠的眼神警告:“臭小子,别捣乱!”
钟跃民追上周晓白后,一把将她拉入怀中.“媳妇儿,我还有更厉害的,你要不要体验一下。”
两人开始嬉笑打闹起来。周晓白虽然嘴上说着“讨厌你”,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周晓白偷偷看了一眼客厅里的母亲和孩子们,生怕他们的打闹声被听到,于是轻声说道.“你要死啊,让妈和孩子们听到了多难为情啊。”
钟跃民闻言,更加得意地笑了起来,他知道周晓白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其实是很享受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的。
于是,钟跃民更加紧紧地抱住了周晓白,仿佛要将她所有的烦恼和不满都融化在这温暖的怀抱中。
清晨的阳光洒在宁静的小巷里,钟跃民悠闲地走出家门,准备去李红霞的煎饼摊。
路过门口的早点摊时,一股熟悉而诱人的油条香味扑鼻而来,他自然而然地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