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批判(2 / 4)

.“它像是一面哈哈镜,让我们在其中看到了扭曲的自我,却误以为是真实的倒影。”

钟跃民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望着前方.“这本书的作者,还有一个我就不说他是谁了。我自认学术才浅,但他们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误导了不少人。他们像是一剂猛药,对于一些急于寻求改变的人来说,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捷径,于是盲目崇拜,甚至将他们捧上了神坛。”

“但同学们,我们要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本书虽然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批判,但也不能全盘接受,更不能因此否定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钟跃民的语气变得更为严肃.“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与西方的差距,我们有着强烈的自救之心。但自救,不是盲目的崇拜,更不是自我贬低,而是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去学习、去借鉴、去创新。”

“我们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但也要有信心看到自己的优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站稳脚跟,才能走向真正的进步。”钟跃民的话语充满了力量,仿佛是在为这一代年轻人指明方向。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教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但这次沉默中充满了思考。学生们都在心中默默回味着钟跃民的话,仿佛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

“所以,同学们,不要害怕质疑,不要害怕思考。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真实,敢于挑战权威,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钟跃民的话语在教室里久久回荡,激励着每一个年轻的心灵。

“这个作者呢,说白了,也就是个识字的普通人,文笔嘛,在普通人里算是不错的,但说到底,他压根儿就没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你们想想,这样的背景,能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来?”钟跃民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屑,但更多的是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

钟跃民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又有几分痛心.“再说《中国人史纲》这本书,我听说在座的有不少历史系的学生,对吧?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历史是什么样的。”

钟跃民环视四周,目光在每一个学生脸上停留.“按我的看法,这位作者没去说相声真是可惜了,他的书里充满了自我情绪,很多时候就像是在表演一场单口相声,逗人发笑,却经不起推敲。”

说到这里,钟跃民的语气变得有些激动.“要看历史方面的书,学校的图书馆就有不少好书,比如黄仁宇先生的书,他的《万历十五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读过吧?那是一本真正能够让人深入思考历史的好书。还有陈寅恪先生、梁启超先生,他们的着作,哪一本不是凝聚了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学术智慧?这么多大师的书你们不去看,偏偏去看一个小学生的书,脑子不是有毛病啊?”

钟跃民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怒意,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期望和担忧.“我今天在这里批判这本书,是希望你们能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别是非。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被那些看似华丽实则空洞的言辞所迷惑。”

钟跃民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下来.“记住,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是为了提升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书,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思想。我希望你们能选择那些真正能滋养你们心灵、拓宽你们视野的书。”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认真听着钟跃民的教诲。他们知道,这节课不仅仅是对一本书的批判,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读书意义的深刻思考。

钟跃民站在讲台上,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学生的心弦。

“别的老师的课我不管,但只要是我的课,以后只要是港台作家的书,一律不准进入课堂,否则,哼哼,别怪我手下无情,一律没收!”钟跃民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但又不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