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古韵新声:《郑玄求学逃生路》(1 / 4)

东汉末年,在众多贤才之中,有一位名叫郑玄的学子,字康成,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传奇。

郑玄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学问有着如痴如醉般的浓厚兴趣。听闻马融乃当世大儒,其经学造诣如巍峨高山,令人仰止,在马融讲学之处,围聚集着从各地慕名而来的莘莘学子,都想得到马融的真传。郑玄怀揣着对知识的炽热之心,毅然踏上了拜师之路,期望能在马融门下开启智慧之门。

马融的门下,虽然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郑玄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知识的花园中不知疲倦地采集着花蜜。他在马融门下勤奋刻苦,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他便已坐在简陋的书桌前,竹简在他手中被反复翻阅,沙沙作响,那是他与知识对话的声音。每一个夜晚,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那跳跃的火苗似乎也在陪伴他与周公抢夺求知的时间。他如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地吸收着知识的甘霖,对每一个经典中的字句都反复琢磨,就像雕刻家对待自己最珍视的作品一般,力求完美。

可是,马融却并未重视这个默默努力的学生,在他眼中,郑玄不过是众多平凡学子中毫不起眼的一员。经过三年的学习。马融觉得郑玄学习已完成,马融竟冷漠地将郑玄遣返回家,没有丝毫的留恋与挽留,就像丢弃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件。

郑玄心中虽有失落,感觉自己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并没有得到马融的真传。那失落感如阴霾般笼罩着他,但对学问的热爱却如燃烧在他心中的火焰,丝毫未减。在返乡途中,他路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树林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像梦幻的仙境。长途跋涉让他疲惫不堪,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每走一步都需用尽全身力气。他看到一棵大树,树干粗壮,树皮粗糙而有质感,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大树的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他撑起一片阴凉。郑玄便在这大树下休息,不一会儿,困意如潮水般袭来,他缓缓进入了梦乡。

在朦胧的睡梦中,他见到了一位神秘的老父。老父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衣角随风轻轻飘动,宛如仙人。他的面容祥和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白发苍苍如霜雪,眼神深邃似幽潭。老父手持一把锋利的刀,那刀刃在微光下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老父缓缓走向他,脚步轻盈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郑玄惊恐万分,想要挣扎却动弹不得,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老父面无表情,眼神中却有一种洞察一切的深邃,用刀轻轻剖开他的腹部,没有鲜血流出,只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蔓延开来。接着,老父将一瓶墨汁缓缓倒入,那墨汁漆黑如夜,在倒入的瞬间,似有灵性般融入他的身体,没有丝毫的疼痛,只有一种温暖而神秘的力量在流淌。老父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仿若来自另一个世界:“你可以继续学习了。”郑玄从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心跳如鼓。然而这个奇异的梦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如同刻在石碑上的铭文,永不磨灭。他仿佛领悟到了某种来自上天的启示,一种对学问追求的新动力在他体内如火山喷发般燃烧起来。

他当即决定,不再继续返乡,转身朝着马融讲学之处返回。那坚定的眼神中,燃烧着对知识的执着之火。回到原地后,郑玄仿若换了一个人,他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一头扎进经典的研究中,心无旁骛。他日夜苦读,简陋的居室内,书卷堆积如山,竹简摆满了案几。每一个字句都在他眼中如同璀璨的明珠,他反复推敲,时而眉头紧锁,陷入深深的思考,额头上的皱纹仿佛是思考的沟壑;时而眼中闪过灵光,嘴角微微上扬,那是领悟后的喜悦。每一个义理都深入思考,就像探险家在神秘的洞穴中探寻宝藏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那堆积如山的竹简和书卷中,郑玄仿佛看到了通往智慧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