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忙里偷闲(3 / 3)

明州小医生 日照观峰 2005 字 2个月前

花蒙布朗、日本柚子、柿子、柚子茉莉、低脂酒酿豆腐、柠檬可露丽、伯爵红茶可露丽……

徐青华心道:“开眼了,有钱人真能享受。不过这人均60打不住呀?”

沈琉璃好像经常吃这些,一点不惊讶。很平常的挑喜欢的吃:山药桂花蒙布朗,柠檬可露丽、伯爵红茶可露丽……

沈国君边喝茶边讲马赟小时候趣事和创业故事。

马赟,出生于浙江省豫杭市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他并非生来就是商业奇才。

小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曾两次高考落榜。

但他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清晨骑自行车到西湖边找外国游客练习口语,这种坚持与毅力最终让他在第三次高考时,成功考入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第一次创业:马赟和几个合作伙伴一起,风风火火地把豫杭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

创业开始,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赟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

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豫杭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

阿里爸爸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

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这18个人 也就是阿里爸爸元老:阿里爸爸十八罗汉。

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赟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阿里爸爸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月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

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

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

阿里爸爸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马赟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这句话充分也体现了浙商的坚韧不拔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夕阳西下,豫杭的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橙红色。

沈国君几人漫步在豫杭街道, 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沈琉璃道:“哇哦,这夕阳也太美了吧,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西湖旁边一对情侣相互依偎着,女生轻声说:“亲爱的,在豫杭西湖看夕阳,太浪漫啦。”

沈琉璃忍不住掏出手机和徐青华一起拍照。

沈琉璃心里一阵感慨:“豫杭这地方,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连夕阳都这么有魅力,让人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豫杭。”

徐青华心道:“喝个茶、逛个街也拍照片,我都快成三陪了……”

沈国君接连摇头,虽然自己也年轻过,但是自己好像老了,现在年轻人的世界,不懂……

明州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