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们的牛羊之类的东西我们也都收。”
促进贸易,增加粘性,对于以后长期维持关西七卫有好处。
关西七卫本来与关内就有贸易,毕竟丝绸之路历史悠久,但是因为察合台汗国横亘在中间,到中亚的路子不通,只有关西七卫和大明贸易,关西七卫毕竟人数有限,消耗能力不足,商品需求不够旺盛,贸易繁荣不起来。
朱瞻墡的目的还是和南洋诸国一样,刺激商贸,这些地方的有钱人都靠着大明生活了,他们对大明的粘性就会增加,他们自身内部就会偏向大明。
像现在的交趾,马六甲等地方,所有大商行的贸易都和大明脱不开干系,大明是他们海外贸易最大的客户,也是他们国内贸易最大的供货商,就算是国内有反对大明的声音,这些人也会联合自己的朝廷高层压下去,都不用大明出手,谁都放着好日子不过呢。
军事是最终威慑,贸易才是长期手段。
“对了现在,大明的军队需要战马,诸位有战马可以提供的我们都会收购。”朱瞻墡给出了第一笔生意。
关外从来是大明战马的获取地,中原大地的马匹不如关外来的强壮,这是受到气候地区限制,物种的不同。
一番商讨后,七卫基本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大明非常的强势,这让这些人都有些不满。
从来都是他们从大明获取利益,但是这次大明显然是来压着他们,之前将他们扣在嘉峪关那么久,现在又咄咄逼人必须出兵协助,这让从大明获取利益习惯了他们很不舒服。
但是心里不舒服归不舒服,大明兵强马壮,这就是底气。
几个指挥使回去的路上私下还是碰了个头,撇开了阿端卫和哈密卫的指挥使。
“这事情你们怎么看,真的出兵吗?”
“你敢不出吗?”
“这不是去给大明当马前卒的吗?”
“你成为下一个哈密卫吗?现在哈密卫的瓜都快被大明士兵摘光了,以前这些瓜送到大明可是能换不少钱的,现在钱没拿到,城还被大明的炮轰塌了,我听说大明还能从天上发炮,我可不敢。”
“天上打肯定是骗人的,可恶,大明欺人太甚。”
这话没人敢附和,那人怕有人去告状,马上改口:“我反正出兵,打通商路对咱们也有好处,我听说珠江郡王在广州府,将整个南洋商贸提升了几十倍,老百姓一个个富的流油。”
“就那个俊小伙吗?长得是真俊。”
“你别想了,看不上你家女儿的。”
“敢说我女儿,我和你拼命。”
“好了,别闹,兵咱们肯定得出,大明现在的战斗力太强了,你看看嘉峪关们的火炮还有不认识的武器,咱们到时候得想办法搞一点回来。”
“别,我不想。”有人胆大就有人胆小。
“你说他们怎么打察合台汗国?这地方地广人稀,大明想要大军行大漠路上就得死不少人。”
“谁知道呢?汉王爷善打仗,咱们跟着就好了,让自家儿郎机灵点,别当了他人的马前卒。”
“不过这好像也是一次不错的建功机会,万一打赢了,保不定大明赏赐些什么,大明皇帝可大方的很。”
稳定了关西七卫,朱高煦就在准备着西征的事情,一群黄埔国立军事大学的学子,不下二十人,就拿着本子跟在朱高煦还有麾下一批将军身边,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学习实战。
朱瞻墡的命令就是一直跟着朱高煦,代替朱瞻墡和朱高煦商量军事方面的事宜,是来让他们学习实战的。
朱高煦不想教他们但是,这些人呢就粘着朱高煦,因为是朱瞻墡的人,他也不能将之赶跑,朱瞻墡还给他们一个个任命了军职,都是些虚职,什么兵马粮草总督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