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秘书,第二秘书,参谋,甚至还有炊事员,反正有了职位,朱高煦就不能随意打发他们走。
他们起大早就等着朱高煦,朱高煦总得商量事情的,无奈之下只能让他们听,这些人听了就学,晚上还自己开小会讨论,认真的很,但是朱高煦觉得这些人都是纸上谈兵的文人,一点也不像是打仗的武官,心里还生了一丝轻视。
朱瞻墡在肃州却在想着研发新东西,什么东西,装甲车。
被朱瞻基的火神装甲车一提醒,朱瞻墡想到了这种陆战之王坦克,如果这能研发出来,坦克的威力将会让大明的陆战军难以抵抗,披着钢筋铁骨的战车,战无不胜。
但是真正的坦克,需要内燃机,放入蒸汽机的话确实比较麻烦。
但是现在内燃机的研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做战车就得用蒸汽机。
朱瞻墡思考之后,目前需要攻克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蒸汽机减重,一个是地形通过性问题。
如果沿用火车头的形式太重了,不是说蒸汽机没办法带动,而是行进系统,轮子底盘没办法承受,因为不可能铺设铁道去打仗,战车需要面对复杂的路况。
为了应对非平面的路况,要么抬高车身提升通过性,要么使用履带式车身。
朱瞻基想到的是抬高车身提升通过性,这也是正常人能想到的办法毕竟只有朱瞻墡是穿越来的,知道履带,但是整体大重量,加上火炮之类的东西,让支撑战车的轮子承受压力过大,而且没有橡胶全是硬接触,颠簸且非常容易坏。
橡胶原产自南美,现在还没。
一是减重,二是履带,只要搞定这两样的话应该是可以造出类似的坦克车来,虽说实用性可能不够,但是面对现在的敌人绰绰有余了。
当朱瞻墡将履带这种行进方式给张三等人说出来的时候,张三等人简直惊讶的说不出来话。
“殿下,真乃神人也,怎么会想出来这种法子,自带道路的车子,简直神奇。”
“接下来咱们分成两组,一组进行蒸汽机的减重,将没必要的总量减轻,而且蒸汽机的大小不用火车头那么大,足够带动战车加上大炮本身就好了,你们都是做了这么多年的数量工程师了,相信没问题的。”
这些人最喜欢朱瞻墡称呼他们为工程师,之前他们都是工人,但是工程师的称呼带了一个师字,多了一份尊重。
“张三你带人主要研发履带,要快。”
“是,殿下。”
朱瞻墡自己并未碰过履带,最接近履带的就是呆在路边看挖掘机的时候了,但是那时候光顾着看挖掘机的斗翻动和长臂挥摆之时的浪漫了,没怎么注意过履带。
履带在工程车辆和农用车辆上都用应用,它在非平路上的通过性远胜过轮胎,就是速度较慢,不过那是和现代车辆比,这年代只要能比的上步兵行军速度就能先将就用着。
安排了蒸汽战车的研发,朱瞻墡又马不停蹄的去处理接下来的粮草物资事宜,朱高煦即将出征,他们两的意见一样,先打察合台汗国北边的城市。
“为什么呢?”
因为察合台汗国北接蒙古,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朱棣那边也北伐了,他们这边西征,要尽快切断察合台汗国和瓦剌的连接点,不然两者一旦联合麻烦又增加了。
他们现在有两条路线一直在争论不休,一条是大家比较认可的,过吐鲁番,到委鲁母(今乌鲁木齐),另外一条是绕路从北方过庭州到委鲁母。
两条路线的终点都是委鲁母,因为委鲁母是周围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也是察合台汗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只要打下了委鲁母就会让察合台汗国失去对于本国东部的控制中心。
第一条路线大家比较认可,因为好走,察合台汗国